关于二战前线2完整版难吗很多人还不了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接下来具体说说二战简史2
年度最佳二战片 2021年最棒的战争电影
点击》查看电影完整版
“年度最佳二战片”
这是网上看到这部片子的时候附带的推介语。
回想一下近两年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印象比较深的是《波斯语课》和《最后的前线》。
这部荷兰电影当得起同题材年度最佳?
经典二战影片合集!少看一部都不过瘾!
IMDB评分7.1,不算低。
豆瓣评分7.6,算是高分了,不过好像没什么热度,才2589人打分。
小编抱着怀疑的态度开始看片,居然一开始就被深深吸引,一直到片尾字幕出现和音乐的响起。
此片背景来自市场花园行动失败后,盟军依靠加拿大部队为主力,组织的斯海尔德河战役。
最后战斗背景来自此次战役中很出名的一场战斗,第二阶段火力行动中的瓦尔赫伦岛长堤战斗。
在1944年底时,西方盟军虽已攻下重要港口安特卫普,但却因德军仍掌控斯海尔德河出海口,而无法妥善运用该设施,为此盟军派出了空降部队企图一举攻下这处河口要冲。
10部被低估的电影!7年之痒,荒诞之恋,毁灭力太强大!
实际战斗持续三天,加拿大部队前期损失惨重,尤其是加拿大皇家高地团C连和卡尔加里高地人团B连损失过半,大部分人都是被德军打死在堤坝上。
此役是突袭瓦丁赫伦岛,解放荷兰的靠前仗。
影片在战争大背景下着重表现了战争中的三个年轻人的命运:英军滑翔机飞行员威廉、德军士兵范史塔维伦、荷兰反抗军女成员特恩
他们分别代表了三个不同的阵营:盟军、德军和平民。
他们的命运彼此交会,在无情的战火下激荡出人性的火花。
电影自开场起,便透过动画的形式让人对“斯海尔德河战役”的重要性有足够概念,过程中善用了地图与地理概念的手法,让观众能够深切的明白,斯海尔德河若仍掌控在德军手中,为何足以严重影响盟军安特卫普港的运作。
就叙事层面而言,足以让对这段历史不熟悉的观众,也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状况。
片中当下的时空背景为,同盟国阵营节节胜利,纳粹德国的败象已十分明显,这也影响了斯海尔德河周遭地区的民间氛围。
民众对于盟军的进展怀抱兴奋之情,渴望尽速被盟军解放,然而当地所到之处,却仍遍地是德军的身影。这样的鲜明落差,也让当地的氛围处于十分微妙的状态。
韩国真敢拍:女神不顾形象,敢放荡演纯情(我是欲女)
本片也善用了这样的特殊氛围,成功透过以一场小型军民冲突为起点,衍生出颇有戏剧张力的戏码,让电影的观赏性提升。
这场戏对于故事的进展更起到重要的铺陈作用,让荷兰女子特恩这位要角,以某种形式卷入这场冲突,这样的剧情安排,也让特恩最终成为反抗军的一份子,显得较有说服力。
同时,在过程中闯下大祸的一名配角,其命运亦成为有可塑性的一条支线。
《被遗忘的战役》的一项重要特色在于,对于一位德军士兵范史塔维伦亦给予相当高份量的戏份,使德军阵营在片中同样能得到较饱满的刻画。
范史塔维伦刚登场时仍在欧洲东线作战,电影成功透过他的视角,对于德军如今在东线的艰难处境,给予较具体的塑造,且足以扎实地体现,德军尽管在战况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依然战斗得十分顽强。
《被遗忘的战役》除了刻划一场关键战斗外,对于战役打响前的角色刻划、角色处境的诠释,称得上十分饱满,
不同阵营的两位士兵遭受着因战争而起的相同的精神折磨,战场上人们互相残害,死神镰刀公平地悬挂在每个士兵的头上,最后,相遇的两人放下了屠刀。
又通过平民线表现出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德军滥杀的残忍。
影片塑造的人物形象很真实:饮枪自尽、愤而射杀俘虏、被迫举枪行刑、临阵退缩、起恻隐之心的士兵们;
上一秒射杀士兵下一秒被敌人射杀的军官;
收集情报、熬不住逼供最终被枪决的青年;
以地图要求别人救人、又义无反顾送情报的女人,以生命护送情报的女人、相信德军要儿子自首的父亲……战争带给人的伤害尽显无疑!!!
他们同样遭受着战争对于人性的摧残,人们日常奉行的信仰和道德行为准则,在战争的扭曲下支离破碎。
美军和他们的盟友们在越南过着最后的日子
“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影片不同于《最后的前线》所歌颂的英雄主义和战地浪漫主义,也不同于《波斯语课》的集中营求生传*,更多的是刻画在战争洪流中,个人命运的渺小和无助而带来的精神世界的绝望和崩溃。
男主澄澈的眼神和最后自杀式和救赎式的发泄成了点睛之笔,他看着挚友的癫狂,中尉的释然,同胞的处决……
被战争的绞肉机无情碾过之后,他原本狂热理想主义者的深深执念被彻底粉碎,陷入彻底的虚无,
确认!2022靠前爽剧来了…
而这也是本片最优秀的一点,它借助无数个普通的/平常的人的眼睛,展现了战争对人的无情的摧残与改变,
那些被摧毁的信念成功成为了二战后虚无/荒诞/存在主义生长的肥料,也让我们不禁一再追问战争之意义究竟为何……
除此之外,为了贴近真实战斗的表现,大量的特写/近景,手持镜头/靠前人称被使用,让战斗场面的真实感得到了大幅增强。
战斗场面的长镜头一直是最震撼的,一路冲锋,枪林弹雨,爆炸丛生,血肉横飞,尸横遍野,一个好端端的人,转瞬之间就变成了支离破碎的肉块,这样的震撼,震撼着所有观影者。
哀嚎声、咒骂声,如影随形的子弹,无处不在的爆炸,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到处的尘土横飞,到处的泥泞不堪,让战争的质态非常得完备,身临其境。
同时,绚丽的晚霞和初生的太阳,那些自然风景的出现也像「自然光线」一样成功地烘托了战斗的氛围,也是对战争意义的有力追问。
本片或许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并没有到强有力的地步,但是正是为了追问「意义」,借助主角们的眼睛,大量的「普通人」片段的出现和转变让主题更加深刻。
好的战争历史题材电影必须做到二点:一个是复原战况,一个是反思人性。
这二点本片做得都不错,用典型的北欧式的冷峻风格把战场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摧残清楚明白地摆在那里,不用太多的煽情和说教,让观众自行审视、体会和反思战争。
一部电影如果纯粹鼓吹和宣扬战争,单纯突出英雄主义,那一定算不上是优秀的影视作品,因为战争本质上是残忍的、血腥的。
二战简史2
皇帝攻势的背景
在正式谈论这场攻势前,先说一下战争双方的现况,对于德国来说, 德国经历了4个年头的巨大的战争消耗,不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已经逼近极限了。德国的工业状况虽然在暂时体制下尚能维持,但其帝国的短板-农业,已经开始显露即将崩溃的迹象了,依靠着粮食配给度日的德国人,在1917年有已经有70万居民处于饥饿状态。
饥饿的德国
要知道挨饿的人很难保持愉快的工作心情,而长期的挨饿很容易让人发疯暴动,中国的王朝末年,无数农民不就是因为吃不饱或者干脆没得吃,走投无路之下才发动农民起义的吗?在1917年,一个德国平民一天能获得的配给食物是:5片面包,5克黄油,20克糖和一小点劣质肉。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这实在是太少了,更何况其还要从事高强度的工厂工作。战争时期的上班时间可不是朝九晚五,连996都是种奢望,那可是三班倒,每周每天24小时不停工啊。所以说,战争对我们普通人实在不是件什么好事,当然,类似卫国战争这样的战争就必须得挺身而出了,毕竟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啊。就这样,德国的青壮劳力成批走向战场沦为炮灰,大量妇孺老幼不得不走进工厂和农庄,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虽然德国政府在1916年制定新的法规将劳动年龄放宽到16-60岁,但依然无法弥补劳动力短缺的窘状。再这样下去相当于竭泽而渔,整个帝国的人力都将被战争这台巨大的榨汁机给榨干。
大批青壮走向战场后,后方的繁重生产就只能交给女人来承担
而英法这边,情况虽然也是不容乐观,但比起德国来,情况还是要好不少,因为英法虽然也如果德国一般动员大批青壮劳动力上战场,后方的工厂农场基本给了妇孺老幼,但架不住人家有外援啊,埃及的小麦,阿根廷的牛肉,美国的粮食,可以源源不断的给英法输血。尤其是美国,美国的土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地,自从它的农业发展起来后,从来只听说粮食生产太多要销毁的,就没啥时候听说美国因粮食产量不足全国挨饿的。德国和英法之所以出现这种不同的境遇,归根到底是三个字– 制海权 。
日德兰海战:英德双方主力尽出的一场海上大战
德国拥有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强大的舰队—-公海舰队,但除了日德兰海战外,其主力舰大部分时间趴在威廉港或者基尔港。这实在是一个令人费解的事,因为按照德国海军之父提尔皮茨元帅的想法,英国是一个海权国家,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来保护本土和其殖民地,而德国主要还是一个陆权国家,即便德国海军拼光,德国依然可以靠陆军保护自己。所以只要德国海军拥有与英国海军一战的力量,摆出不惜同归于尽的姿态,英国就不敢轻举妄动。但事实的发展却与提尔皮茨的想法相径而行,英国快速加入了对德国的战争,并且叫嚣要给德国来场特拉法加尔战役(就是英国纳尔逊全灭法西联合舰队,巩固英国制海权的著名战役),由此可见,德国实力增长导致的欧陆失衡将英国逼迫到了什么地步,哪怕不惜搭上帝国也要把德国打下去,当然德国咄咄逼人的态度也是一很重要的原因(太狂了在哪儿都招人恨啊)。不过英国国内还是有不少头脑清醒的人,他们明白不能轻易和德国公海舰队进行海上决战,否则就有可能在一个上午就输掉战争(陆军决战可能要打几个月,海军如果要决战的话,几天就够了)。所以他们采取了一种更加务实的战略—- 远程封锁
打不过就饿死他们
虽然德国拥有一支世界第二强大的海军舰队,但其海军因德国所处的位置,其海岸线较短,且无法直接进入大西洋。德国海军想进入大西洋只有两条路线。靠前条:通过英吉利海峡进入大西洋,但此海峡跨度狭窄,且海峡南侧是法国,北侧是英国,英法只需要布置水雷辅以少量舰队即可封锁德国舰队,所以这条路不适合德国公海舰队通行。第二条,走北海直接突入大西洋,这条路比较宽阔,适合公海舰队主力通行。作为远程封锁的组成部分,英国在此设立了北海封锁线,将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力—大舰队摆在了斯卡帕湾,并沿着法罗群岛设置封锁,在此封锁线上,英国铺设了大量的水雷,并以主力巡航,封锁一切驶向德国的船只,试图让德国因无法从海外获得资源慢慢的窒息而死。
图示圆圈部分就是英吉利海峡封锁线,曲线部分就是北海封锁线。这两道封锁线德国舰队变成了一支存在舰队
斯卡帕湾就在此处,它独特的位置使其成为封锁德国的重要据点
日德兰海战就是德国为了突破北海封锁线而进行的一次尝试。
德国海军痛打了他的监狱看守,可她仍然被关在监狱中
日德兰海战后,德军彻底失去正面突破英国封锁的信心和士气,被迫实行无限制潜艇战,这也给了美国参加的理由。
战争已经到了第4个年头,每一天都消耗着巨大的物资储备,而德国迟迟无法从海外获得粮食和工业原材料,封锁对德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说实话,德国海军的战略很让人非常难以理解,他们之所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就是为了威慑英国,必要时不惜同归于尽,以此让英国不敢和德国正面为敌,可真当英德爆发全面战争时,德国人只出击了一次,就玩起了存在舰队的概念,就如同当年甲午海战,李中堂在输了一场大东沟海战后就玩起了保船制敌的策略,严令北洋舰队不得出海迎敌,拱手让出黄海制海权,结果最终被日本人全部消灭在母港威海卫基地里。现在德国人也一样,拼了一场后全部海军主力就缩在母港,再也没有和英国海军拼个同归于尽的的意思,就好像全然被吓破了胆,公海舰队的结局也只能就此注定,她将如同当年的北洋舰队一样,被人消灭在母港,好在德国陆军还是要比大清陆军给力,不至于被人登陆,让海军别自己人的炮台消灭。所以公海舰队的结局最终是在斯帕卡湾自沉。
为了摆脱这种整个国家被窒息而死的结局。德国领导层决定从陆上击垮英国,再与英国体面议和。 此时的德军领导层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成为了德国的实际领导者(德皇威廉二世实际上已经被架空),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的关系类似于我们陈毅元帅和粟裕大将。兴登堡负责提供威望,参与最终决策,而鲁登道夫则掌握着实际的战役指挥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1916年后,德意志第二帝国这艘航船的实际掌舵人就是鲁登道夫。
德皇威廉二世(中)与兴登堡元帅(左)和鲁登道夫上将(右)
鲁登道夫本人并不是属于容克贵族出身,他的名字中最初并不带有象征贵族身份的“冯”字,但在一战爆发后一路青云直上,官运亨通,一路坐上了陆军总长的位置。平心而论,与那些德军内部那些守旧迟钝的容克贵族相比,鲁登道夫是一位才思敏捷,极富军事才华的将领,在西线战场,他负责指挥攻克了列日要塞,打开了从比利时通往巴黎的道路,在东线战场他曾帮助兴登堡打赢了坦能堡会战,马祖尔湖会战等硬仗恶战,把俄国军队赶出了东普鲁士,成功的逆转了东线战局。但他本人过去强调军事,在*治上缺乏长远见识。在1917年,德国曾有体面退出战争的机会,但鲁登道夫却坚决要去吞并比利时以弥补德国在战争中的损失,吃相太过难看,也让德国丧失了最后体面退出战争的机会。或者说,自从俾斯麦之后,德国就缺乏拥有长远目光又能驾驭整个德国的*治家和战略家,整个国家充斥着用武力解决一切矛盾的想法,近乎完全无视*治和外交。因此在面对1918年西线的僵局,尤其是新添了美军参战这一变数后,鲁登道夫认为需要在西线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攻势,准确的说是一场军事豪赌,来改变目前的僵持状态。
德意志第二帝国最后的怒吼—-鲁登道夫的皇帝攻势
其实皇帝攻势无论从战略角度还是战术角度来看都不可能成功,从宏观战略上来看,美国已参战,协约国对获得战争的最终胜利信心百倍,法国人哪怕丢了巴黎也不会和德国和谈,从具体战术角度来看,一战的主要形式是堑壕战,哪怕德军革新了战术,但只要无法摆脱后勤的限制,德国就不可能真正意义上的打破堑壕战的枷锁。但此时把法国打出战争对于德国来说就像落水人手中的最后一根稻草,无论怎样,德国人都要尝试一下。万一腓特烈大帝的奇迹就能再现呢!鲁登道夫为这场声势浩大的军事计划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整个攻势被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代号为“米歇尔攻势”(Operation Michael),“乔治特攻势”(Operation Georgette),“格奈森瑙攻势”(Operation Gneisenau)和“布吕歇尔-约克攻势”(Operation Blücher-Yorck)。其中“米歇尔攻势”是这次春季攻势的主攻方向和中心点,其余几个攻势均是围绕着“米歇尔攻势”为中心在后续阶段展开。根据计划,“米歇尔攻势”的主攻方向是在法国从阿尔伯特(Albert)到拉费雷(La Fère)的平原地带,目标是夺取重镇亚眠(Amiens)与阿拉斯(Arras)。这一地区恰好是协约国北部防线的中段。而后续的几个攻势将分别在北段滨海平原和南段山地河谷展开,整个战线绵延长达几百公里。鲁氏的逻辑很明确,即在中段集中兵力以最短时间突破对方防线薄弱处,然后由后续几个攻势完成包抄分割,最终将敌军逼迫至海岸线。整体而言,整个计划就像是后世闪击战的雏形。
“米歇尔攻势”图
鲁登道夫为“米歇尔攻势”准备了充足的兵力,德军第12,第2和第8集团军以及第7集团军的一部共56个师约95万人将参与此次攻势,这是自凡尔登战役结束后,德军首次在西线进行如此庞大的兵力调动。而他们面对的将是英军第3,第5以及法军的第3集团军共约70万人。
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在研究春季攻势的具体部署
进攻、进攻
1918年3月21日凌晨4点,德军在一片晨雾中对英军第3与第5集团军侧翼发动突然进攻,数百万发德军炮弹在4个小时内倾泻到了英军阵地上。还在熟睡中的英军士兵被突如其来的猛烈炮火震懵了,虽然此前英军已经掌握了德军即将发起新的攻势的准确情报,但经历多年的消耗战和长达一年多的堑壕对峙,英军官兵普遍疲惫消极,加上美军有生力量的到来,使英军产生了一种坐吃胜利果实的思想倾向,官兵应战乏力,对从天而降的突袭几乎没有准备。就如同抗战后期常凯申同志坐等美国胜利一般,可见坐等胜利这一行为并不是果*当的独有技能啊。
在攻势发动前,西线的协约国军队已经在前线建有经过改良的多重纵深防御工事,在实战中这种模式的工事能够依靠较少兵力最大程度的抵御敌军进攻。但经历多年堑壕战的德军可不好对付,吸取了东线俄国人 勃鲁西洛夫攻势的宝贵经验,鲁登道夫采用了绕过据点,利用突击队奇袭后方指挥部、炮兵阵地的渗透战术, 针对这种防御工事他们也设计了多种新式战术,比如在各参战部队挑选精干组织被称为“暴风部队”的突袭部队,手持MP-18冲锋枪,卡宾枪以及手榴弹等适于堑壕作战的近战武器,对敌军防线薄弱处进行突袭渗透,比如被称作“炮兵华尔兹”的炮兵战术,即针对敌军指挥中枢与通信据点进行简短而急促的射击,将其摧毁后紧急对其炮兵阵地进行轰击,最后攻击剩余的步兵阵地。可见无论是突袭部队还是炮兵华尔兹,这些中下层官兵研究出来的战术无不体现了鲁登道夫本人对速度与效能的追求。在被劈头盖脸一顿臭揍之后,英军第3集团军在坚持了不到两天即狼狈撤离,第5军团右翼被德军分割不得不后撤。攻势仅仅发动不过数十个小时,英军已经伤亡超过5万人,这样惨痛的损失使英国不由得想起当年索姆河的惨剧。初尝胜利果实的德军迅速向协约国纵深挺进,士气高涨,鲁登道夫似乎就要如愿以偿了。而德军的胜利很快传回国内,德国舆论再次充满了各种“速胜”“胜利在望”的乐观论调,经历多年战争煎熬的民众恍若回到了1914年那个开战前的夏日。
在德国凌厉攻势下撤退的英国炮兵部队
然而协约国军队或许在最初反应迟钝,但绝不是傻子更不是瘸子。在德军发动攻势不久,得知前线消息的英军*高统帅道格拉斯·黑格立即致电法军总司令菲利普·贝当请求法军支援。意识到事态严重的贝当迅速任命费迪南·福煦为前线总指挥,领导败退下来的英军与在附近驻防的法军组织防御。而此时德军春季攻势的劣势也逐步显现出来,在整条战线上,德军虽然攻势迅猛凌厉,但始终没有一个进攻的重点,在整条战线上,利用突击部队和炮兵协同确实在短期内将英军防线打得千疮百孔,但也使德军的兵力被分散在很多没有多少战略意义的据点上,而作为精英部队使用的突击队也被分散在战线各处各自为战,无法兵合一处对敌军实施重点打击,使得英军虽然伤亡很大,却能够保存指挥中枢和主力从容撤退。
费迪南·福煦:就军事才华与资历而论,福煦可以说是鲁登道夫旗鼓相当的对手
亨利·菲利浦·贝当:一战的民族英雄,二战的国家叛徒。
虽然鲁登道夫在攻势发动前一再强调“速度”“效能”“突袭”等词眼,但在装甲部队技术落后的一战,在堑壕阵地上实现突袭几乎只能依靠士兵的体力,但单兵的体能是有限的,根本经不住长时间消耗,加上德军深入英军纵深,后勤补给也遇到困难。到3月26日,德军的攻势已成强弩之末,再也无法发挥突袭的优势。而缓过劲来的协约国部队已经开始积极谋划反攻,失败的阴云开始笼罩在德军指挥部上空。
败退
在整个春夏都在不停地发动攻势的德军伤亡惨重,被迫原地固守。将近70万人的伤亡已经几乎抽干了西线德军的精髓。失望,沮丧,悲痛与迷茫的情绪开始在德军中四处蔓延。此时的德军不要说再计划新的攻势,能否守住原有阵地都值得怀疑。而在德国后方,长期巨大的战争消耗令德国民众普遍挣扎在饥饿与贫困线上,特别是在春季攻势最终破产之后,德军“最后一击”的希望破灭了,民众长期毁家纾难忍饥挨饿支援战争,最后等来的结果却是一个接一个的失望甚至绝望。德国民众长期坚守的信念开始动摇,浮动得民心就像瘟疫一样快速传播。毫不夸张的说,此时的德国国内的情势甚至比前线的军情更为堪忧,只是以鲁登道夫为首的德军高层却采取一种近乎无视的态度,他们只想获得战场上光荣的胜利,却无视后方人们的生存,而协约国的反攻,也即将开始。
福煦的“百日进攻”
因第二次马恩河战役指挥协约国军摧毁德军攻势,法军统帅福煦将军被授予元帅军衔。在军中春风得意的福煦没有心思去为自己庆祝,此时作为协约国军总司令的他,决定转守为攻,对德军在春季攻势中取得的防线发动全面攻势,以期击溃虚弱的德军,最终突破德军在法国北部与比利时一带构筑的防线,乃至向德国本土进攻。协约国这场被后世称为“百日攻势”庞大军事行动,将以对索姆河至亚眠方向一线的德军发动突然袭击为开端。驻防在这一带的德军部队是在参与“米歇尔攻势”且伤亡惨重的第2集团军。相比较对面精锐尽丧的德军,协约国军在低档住德军攻势期间加紧进行人员补充。英军从大局已定的中东展现调来大批生力军,新的一批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的自治领军队也纷纷加入。法军则将更多地殖民地军队调至本土,而更多地美国远征军部队也登陆欧洲。甚至连万里之外的暹罗都派分遣队参与。一时间,协约国在西线竟云集了上百万大军。“百日攻势”最先在亚眠一带打响。8月8日,也就是在德军停止在马恩河一线的攻势仅仅两天之后,以第4集团军为首的英军19个师在炮火的掩护下率先向德军防线发起突袭,与此同时法军以12个师的兵力从南部阵线策应英军行动。与以往在炮火覆盖后仅仅依靠士兵的血肉之躯发动进攻不同,此时协约国在前线总共集结了500多辆各型坦克(包括英国的Mark IV型坦克以及法国的雷诺FT-17坦克)用于突破敌军工事并掩护步兵,而天上又有数百架飞机做支援。地面上装甲车辆轰隆隆的引擎声加上天空中不断掠过的轻盈身影,让人感觉这彷佛是20年后纳粹德国发动的闪击战的预演。在“春季攻势”期间屡次倡导突袭甜头的德军士兵,没想到自己竟反被突袭,而且协约国的攻势来得那样迅猛,根本不给德军丝毫的喘息机会,而坦克与飞机配合地面部队推进的新战术对德军的堑壕进行着无情的碾压,这让德军的突击部队战术看起来更像是奇技淫巧。在协约国强悍凌厉的攻势面前,在春季攻势期间好不容易用争夺过来的阵地丧失殆尽,士气崩溃的德军逃离战场,不是命丧于协约国的炮火与履带之下,就是高举双手做了战俘。仅仅一天时间,德军就损失了3万多人(包括伤亡与被俘)。前线的败报迅速传到指挥部,协约国迅疾的攻势令鲁登道夫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日后当他回忆起8月8日德军那次惨不忍睹的败退后,哀叹道:“8月8日这一天,是德军在整个大战中最黑暗的一天”
协约国在亚眠一线的进攻持续了三日,至8月11日已经向德军纵深挺进了24公里,后因为后勤问题不得不停下脚步。为继续扩大战果,福煦又指挥协约国军在索姆河一带发动攻势,残存的德军根本无力招架,至8月末协约国陆续攻占阿尔贝特,努瓦永和巴波姆等重镇。至9月2日德军已经全线撤往兴登堡防线内,“春季攻势”的所有战果至此全部丧失,双方一度又陷入僵持状态。鲁登道夫开始盘算让德军依托人造天险伺机反扑。然而,福煦并没有给鲁登道夫留下太多的回旋余地。在9月中下旬迅速清除了兴登堡防线外围的德军残余势力后,协约国开始对兴登堡防线进行正面进攻。9月29日,英军第4集团军与法军第1集团军开始向圣康坦运河一线的德军防御工事发动猛烈进攻。此时精锐尽丧的德军早已今非昔比,虽然抵抗依然顽强,却也只能是困兽犹斗。不到一个星期的时候,英法联军就在正面突破了德国人苦心经营的兴登堡防线。不久,英第1与第3集团军又在康布雷一带突破德军在此地的几乎所有纵深防御。
防线被骤然突破的德军犹如惊弓之鸟,在敌军的强大攻势面前纷纷作鸟兽散,协约国军士气大振,开始向德国本土挺进。士心崩溃的德军这时已经完全丧失了德国军人特有的纪律性,变成了夺路狂奔,打家劫舍的暴徒,后听到大败消息的德国民众更是一片哗然,民心浮动,1918年10月的德国,犹如坐在了火药桶上,**的星星之火随时都能将其引燃并引发大爆炸。
协约国“百日攻势图”,黑线为德军的兴登堡防线
基尔港水兵起义
以上就是二战前线2完整版难吗(二战简史2)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阅读小编的文章之后能够有所收获!更多请关注喜价游戏网其它相关文章!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jia.cn/youxi/3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