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答,传国玉玺只是象征性的,给世人看的说自己的皇位来路正。是苍天赐予的,按当时,他只是一个物件,按现在,他只是一个文物,现代建国,有没有他都一样。
无价之宝,咱们能与之媲美的国宝,我估计也就只有大禹铸的九鼎了,因为传国玉玺象征的是我华夏正统地位,九鼎象征的是九州大地,而且上面被始皇帝用篆体刻上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他能证明我中华历史及文明,你说值多少钱,你如果把他只当作一个玉器来看,那他值不了多少钱,你如果把他当作我上述所说的来看,那他就是我中华民族的无价瑰宝。
(不求有分,只求认同)
.价值
首先,古代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损坏或丢失都是不可逆了。从稀缺性和和唯一性来说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加之和氏璧制作的传国玉玺未能流传下来所以不可评估价值,在古代就用价值连城来形容它,传国玉玺就等于所以我认为他价值所有的财富。
2.背景知识
传国玉玺:简称“传国玺”,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两千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令人叹息。
实际上所有朝代都有制作自己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共有1枚
传国玉玺:简称"传国玺",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蓝田玉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两千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令人叹息。
历代流传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破赵,得和氏璧。后统一天下,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于其上。这一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含义是:(既然)(我)顺受天命,当(了)皇帝;(就)应该使黎民长寿、国运永久昌盛。
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传国玉玺复归秦。
秦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及高祖诛项籍,即天子位,因御服其玺,世世传受,号曰汉传国玺。 但是《应氏汉官》、《皇甫世纪》记载"汉传国玉玺"字迹为"受命于天,既寿且康"。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
更始帝刘玄三年(公元25),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国玺易主刘盆子。
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中平六年,何进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
至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某日辰时,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见投井自尽之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
后袁术拘吴氏,夺玺。
袁术死,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
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依样而行,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玺归晋。
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赵刘聪俘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
十九年后,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更别出心裁,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
又二十年,再传冉魏。
后冉魏求乞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今南京),由此,传国玺乃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南朝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3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今扬州),隋亡。萧后携隋炀帝孙杨政道及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
贞观四年(公元630),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隋炀帝孙杨政道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公元907),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
十六年后,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
后唐清泰四三年闰月辛巳辰时,后唐末帝李从珂举族与皇太后曹氏自焚于玄武楼,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后晋天福三年七月辛酉,制皇帝受命宝,以"受天明命,惟德允昌"为文。
后周广顺三年二月,内制国宝两座,诏中书令冯道书宝文,其一以"皇帝承天受命之宝"为文,其一以"皇帝神宝"为文。
周广顺中,始造二宝:其一曰"皇帝承天受命之宝",一曰"皇帝神宝"。太祖受禅,传此二宝,又制"大宋受命之宝"。至太宗,又别制"承天受命之宝"。
宋仁宗庆历八年冬十一月己亥,作"皇帝钦崇国祀之宝"。
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玺。而朝野有识之士多疑其伪。至北宋末年,徽宗好风雅,增刻印玺十方,时人有画蛇添足之讥,其实徽宗似有淡化传国玺地位之深意在其中也。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被金国掠走,此后便销声匿迹。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世祖忽必烈崩。"传国玉玺"忽现于大都,叫卖于市,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
后伯颜曾将蒙元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继而北伐,元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明清两代,时有"传国玉玺"现身之鼓噪,然皆附会、仿造之赝品。如明孝宗时,曾有人进献所谓"传国玉玺",孝宗认定其为赝品而未采用。
皇太极灭了蒙古林丹汗,其后裔献出所谓元朝"传国玺",上面刻着"皇帝之玺"。至清初时,紫禁城藏御玺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就是皇太极之"传国玉玺"。而乾隆时,清高宗皇帝颇好考据,钦定其为赝品。但权且以假当真,聊以充数,亦无深究者。后来清末,此玉玺存放沈阳故宫,不知所踪。
后来,开修黄河获得一块玉玺进献乾隆皇帝,乾隆考证为赝品。
民国成立,清廷退位,但依优待条件,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直至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此"传国玉玺"复不见踪影。当时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至今仍无下文。
就此,玉玺失踪于世,皇朝至此完,又将中国推入了新世纪。历经两千余年风风雨雨、扑朔迷离,"传国玉玺"数隐数现,最终湮没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 。
中国古代有一个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简称传国玺,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镌刻而成,为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证凭。
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秦之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两千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
《中华十大帝王国玺》由9枚帝王玉玺组成,包括:
传国玉玺: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印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公元前259年即位距今2260年,已失传。
汉传国玺:汉武帝刘彻。印文:“天子之宝”。公元前141年即位,距今1872年,已失传。
唐传国玺:唐太宗李世民。印文:大唐皇帝之宝。唐太宗公元627年即位,距今1386年,已失传。
传国凤玺:一代女皇武则天印文:赦命之宝。公元690年即位,距今1323年,已失传。
宋传国玺:宋太祖赵匡胤。印文:大宋受命之宝。公元960年即位,距今1053年已失传。
元传国玺:元太祖铁木真。印文:“长生天的气力里,大蒙古国大皇帝圣旨所到之处的顺民和异民,必须敬畏(遵奉)之。”公元1206年,距今807年,已失传。
明传国玺:明太祖朱元璋。印文:大明皇帝之宝。公元1368年即位,距今645年,已失传。
康熙国玺:清圣祖康熙。公元1661年即位,距今352年,现存故宫博物院。
乾隆国玺:清高宗乾隆。公元1735年,距今278年,被八国联军抢走,至今流落海外。
首先,传国玉玺这四个字,它的重量就已经不可小觑了,先不说放在现代,我们先来看看它放在古代的重量吧。
传国玉玺的前身是和氏璧。和氏璧不多说,在那个年代就已经风靡天下了,为了这个和氏璧,秦王甚至说愿意拿15城来交换。虽说最后没成功,但这足以证明它的价值,细思极恐啊,在那个年代,15座城池就相当于是一个的1/3,小国,甚至是一个了。都用多少个兵力,田地,钱财才能换来,一块小小的和氏璧,竟然愿意让秦王拿15座城池来换,怕差了无数个量级吧。
后来秦朝一统天下,将这块儿和石壁雕刻成了玉玺,并命大书法家李斯,在上边题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至此,传国玉玺正式开启了他两千多年的使命。
得玉玺者得天下。这句话历来也是江山易主的标志和象征,但玉玺随着时间的流传,在朝代更换时就已经失踪,年历史上有许多关于玉玺下落的传闻,但究竟是真是假,我们也无从得知,至今也不见踪影。
所以如果传国玉玺放在如今,那必然轰动的不仅仅是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毕竟这一块小小的玉玺,包含的可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有的人也许会说,放在当今又不是谁捡到了就能一统天下,但这却见证了我们辉煌的曾经,所以他放在如今,无论哪方面都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分享好友
手机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