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李清照从小出生都比较好,属于书香门第,在家里面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的父亲钟爱于收藏书,所以她父亲的书房里面藏了很多的书,所以她就在家里面翻阅父亲的藏书。而且她父亲是苏轼的学生,更是受他父亲的影响,她对诗词非常的喜欢。他很是聪明,在小时候后学什么都很快,在家里文学氛围里面熏陶着,慢慢的才华显露出来。李清照善于写文章,诗也作品的精妙,她是跟着父亲去了汴京生活,生活环境非常的舒适优雅,所以就激发了她想要创作的欲望,她就相继创造了一些作品,她的这些作品使得她在词坛上受到了关注,得到了赞扬与认可。
她写的《如梦令》一直被流传至今,在当时这首词也使整个词坛造成了轰动,被人拍案叫绝。本来已经有着很深厚的文学基础了,李清照在她二十一岁的时候和她的丈夫赵明诚结了婚,赵明诚也很有文采,两个人结婚可所谓是门当户对,因为两个人父亲在朝中有属于高级官员。当时赵明诚还在读书,之后考取了功名,走上了仕途,有了经济来源,但是他们的生活依旧过的很是清贫,完全不像富贵人家的公子小姐。夫妻两个人在一起想要共同收集整理古时的名书名画。到后来朝廷发生了变动,风云在激烈的上演着,李清照也多少受到了牵连,后来她们移居到了青州,在这期间,他们一直没有间断过整;理,后来在李清照的帮助下,赵明诚整理完了《金石录》。
李清照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时局动荡,颠沛流离的生活,再到后来她的丈夫在途中感染了疾病,不幸离世了。所有的一切生活经历都对李清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赵明诚去死以后,李清照非常的伤心,因此还病倒了,病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当时的严峻的国情中,她为了保全赵明诚的书籍和文物,李清照想要带着东西去找赵明诚的妹夫,但是没想到金人很快就打来了他妹夫所坚守的阵地,李清照只能简单的收拾后就走了。因为这些经历,也使李清照的词前后有了不一样的风格,她在前期生活非常的雅致,所以他反映的就是一些现实生活的情感,写写自然景色和离别后的相思。而在她的后期,她主要就在于抒发怀念和悼念之情,标的自己心中的孤独,哀伤和无限惆怅的情感。
李清照一生无论是前期和后期所创作的作品都让人为之感叹,她主要的作品《小重山 春到长门草青青》、《念奴娇》、《声声慢》等等。在她的词里面你可以读出她内心的孤独和悲伤,厚重的哀愁直击我们的内心。她之前还曾写过一首《武陵春》,这首词就是作者对人对物都已经变了模样的感叹。她的后半生经历的都是山河破碎,所以情感也都是抒发的比较哀愁,凄凉的感觉。李清照的词非常的值得人细细品味,男诗人的词里面在面对国破家亡的时候,所表达的情感总会强硬很多,而李清照的词里面反而多了一丝阴柔。但所表达的情感却是丝毫不减的。喜欢古代词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一下李清照的词,真的是值得研究的。
准确的说,应该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而非女诗人。(因其诗作留存不多)。
这应该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1084~1151) 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她生长在官僚家庭中。其父李格非,北宋的文学家。其夫赵明诚,系宰相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工诗词,能文章,善画墨竹,字也写得非常好,而且兼通音乐。这个是与她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分不开的。
她在少女时代,有一年的秋天,驾舟出游,玩迷了路,归来时曾写一《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虽为女性,但在父辈的薰陶下,从少女时代开始,就非常关心大事,她当时曾经写过《语溪中兴须诗和张文潜》〈注:张文潜,也是当时的著名诗人〉。诗中指明,由于唐玄宗昏聩、雄负国,酿成安史之乱,以至"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宫柳咸阳草。“其诗借古讽今,直指宋徽宗时代上的黑暗腐朽,也是对当时的统治者的告诫和抨击。
在她成长嫁人后,因其悠闲平静的生活,在此时期的作品艺术性虽然很强,但是缺少现实内容。多表现闲适的生活,韵调悠美。
南渡以后(指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李清照生活在动荡的年代,写了不少反映现实,流露爱国情感的作品。表达了爱国热情,风格转向豪迈遒劲。但其诗作散佚很多,流传甚少,而其词作成就最大。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词中连用七对叠字,准确自然,深刻细致地表达了她惨遭国破家难后孤寂无依的凄苦情怀,为历代诗词评论家所叹服。
南宋建立后,宋高宗听从投降派的意见,罢免了李纲的宰相职务,并将上书保李纲的太学士陈东、进士欧阳彻押赴市上斩首。对于战与降这个大是大非的问题,李清照在一首绝句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其用楚霸王的故事作题材,实际上是在讽刺南宋的妥协逃跑政策。表明了对高宗为首的逃跑主义者的鄙视。
李清照作有《词论》,其中对北宋词家多有批评。她强调音律,崇尚典雅,严格区分诗词界限,反对“以诗为词“,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因此,她前期的词一般只抒发个人情感,反映家庭生活的微小波澜。南渡以后,由于国破家亡,把她个人的命运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她后期的词作具有了新的内容,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她的家国兴亡之感,所以,爱国主义情绪在其后期的作品中就明显的表现出来了!
李清照,宋朝公元1084年3月13日,病逝1155年。号易安居士,出生于齐州济南。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靠前才女‘’之称,,其词作独步一时,被誉为‘’词家一大宗‘’。有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唐婉,公元1130年~公元56年,字蕙仙,浙江绍兴人,南宋时期民间女子,唐婉是郑州通判唐闳的独生女儿,母亲李氏媛,祖父是北宋末年鸿儒少卿唐翊,陆游的表妹,唐婉与陆游结合。一阙《钗头凤、人情恶》
世间情,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严蕊,原名周幼芳,南宋女词人,出身低微,自小习乐礼诗书,后沦为台州青楼营妓,改严蕊艺名,善操琴,羿棋,歌舞,丝竹,书画,学识通晓古今。
有一阙,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何处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词人,亦为唐代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约1135~约1180年安徽歙州。
此外尚有《断肠词》行世 。于李清照齐名。
蝶恋花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吴淑姬,约公元1185年湖州人,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 。
长相思令 ,
烟霏霏,雨霏霏,
雪向梅花枝上堆。
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
疏影横斜安在哉?
从教塞管催。
宋代词人极多,诸如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代婉约派女(诗)词人的代表。
苏东坡是李清照的粉丝,虽然一个北宋一个南宋,两个时代的人,为什么这里要提及到苏东坡呢?因两人作品风格相似,这或者是苏东坡的学生(晁补之)的朋友(李格非)的女儿的原因有点点关系吧,李清照当然是受苏东坡的影响,二人是有可能认识的,即便没见过面,苏轼在生前也应曾听说过李清照。
李清照是个天才少女,“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和李清照同时代的文学家朱弁在《风月堂诗话》曾提到,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晁无咎就是晁补之,也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于元祐七年至元祐末年(1092-1094年)曾留在京师任著作佐郎,晁补之和李格非关系非常好,他有一首诗《次韵太学宋学正遐叔考试小疾见寄》就提到过李格非,诗中说“结交齐东李文叔,自倚笔力窥班扬。谈经如市费雌黄,冰炭何用置我肠。胜游独不思迎祥,漾舟荷陼水中央。”李文叔就是李格非,两人都就学于苏东坡,师兄弟之间来往密切也正常,因此估计最早在1092年至1094年期间,晁补之就曾见过李清照,见到这个天才少女,晁补之曾向多位士大夫称赞,那么相信其中必有其老师苏东坡。
虽然李清照的词属于婉约派,但其诗较为大家所熟悉的有:
《浯溪中兴碑诗》
(一)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如老。
胡兵忽从天上来,逆胡亦是雄才。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死马。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
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祸人心开。
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君不见当时张说较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
(二)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
不知负国有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
苑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
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
去天尺五抱瓮峰,峰头凿出开元字。
时移势去真可哀,人心丑深知崖。
西蜀万里尚能返,南内一闭何时开?
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
呜呼!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钓台》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
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上枢密韩肖胄诗二首》
【其一】
三年夏六月,天子视朝久。
凝旒望南云,垂衣思北狩。
如闻帝若曰,岳牧与群后。
贤宁无半千,运已遇阳九。
勿勒燕然铭,勿种金城柳。
岂无纯孝臣,识此霜露悲。
何必羹舍肉,便可车载脂。
土地非所惜,玉帛如尘泥。
谁当可将命,币厚辞益卑。
四岳佥曰俞,臣下帝所知。
中朝靠前人,春官有昌黎。
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
嘉祐与建中,为政有皋虁。
匈奴畏王商,吐蕃尊子仪。
夷狄已破胆,将命公所宜。
公拜手稽首,受命白玉墀。
曰臣敢辞难,此亦何等时。
家人安足谋,妻子不必辞。
愿奉天地灵,愿奉宗庙威。
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
单于定稽颡,侍子当来迎。
仁君方恃信,狂生休请缨。
【其二】
胡公清德人所难,谋同德协心志安。
脱衣已被汉恩暖,离歌不道易水寒。
皇天久阴后土湿,雨势未回风势急。
车声辚辚马萧萧,壮士懦夫俱感泣。
闾阎嫠妇亦何知,沥血投书干记室。
夷虏从来性虎狼,不虞预备庸何伤。
衷甲昔时闻楚幕,乘城前日记平凉。
葵丘践土非荒城,勿轻谈士弃儒后。
露布词成马犹倚,崤函关出鸡未鸣。
巧匠何曾弃樗栎,刍荛之言或有益。
不乞隋珠与和璧,吸乞乡关新信息。
灵光虽在应萧萧,草中翁仲今何若。
遗氓岂尚种桑麻,残虏如闻保城郭。
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
当时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
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
欲将血汗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
连昌宫里桃应在,华萼楼前鹊定惊。
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天。
圣君大信明知日,长乱何须在屡盟。
等都颇为不俗,以诗言志,诗风与其词风完全不同,在某种意义上,李清照与苏东坡这对师祖孙在诗风方面更为契合,也可谓一脉相传了。
分享好友
手机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