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21cake创始人是:姚磊。
21cake是由廿一客食品有限公司于2004年5月创建的蛋糕品牌,由最初确定的21款经典蛋糕而得名。
拥有由蛋糕大师自主研发的乳酪蛋糕、慕斯蛋糕、巧克力蛋糕、乳脂奶油蛋糕和冰淇淋蛋糕五个系列共29款主题蛋糕。
21cake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苏州、无锡八大城市设立了电话订购服务中心。
独立拥有一万五千平米的厂房、三百名资深师傅、二百余人的自有配送团队和三十余位客户服务人员,21cake以提供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高品质健康食品为己任,从食品研发、生产、销售和配送,采用完全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保证21cake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朗姆芝士 、杏仁可可 、黑森林、卡布其诺 、榴莲飘飘 、百利甜情人 、黑白巧克力慕斯、芒果慕斯、绿茶慕斯、提拉米苏、爱尔兰咖啡 、桂圆冰淇淋蛋糕等来自欧洲的纯正工艺和地道的极品原料,赋予21cake蛋糕非凡的味觉享受。
互联网蛋糕品牌,主要是以生日蛋糕作为主打经营业务的品牌,因生日蛋糕所具有的独特到家交付属性,这是一种能够打破地域空间的经营模式,可以完成【线上挑选蛋糕及下单——线下到家交付】的购物闭环。
同时,生日蛋糕拥有非常独特的配送属性,需要提前3小时以上进行订购,降低了原料的备货压力,将资金流从库存的烦恼中解放出来!不同于其它的餐饮类目,因交付时间长,生日蛋糕的配送半径更大,甚至于接近于开锁业务的覆盖能力。
如果说,开锁类目在本地生活的服务半径排第一的话,说生日蛋糕类目的服务半径排第二位是一点也不过分。
接下来将会为大家解读生日蛋糕品牌中,有代表力的几家企业,它们分别是:
21cake、贝思客、幸福西饼、熊猫不走蛋糕。
这四个品牌在规模、品牌定位上,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时代意义。
最早盯上互联网生日蛋糕这个市场的品牌,就是21cake。
当时是2004年,电脑的普及率并不高,上网更是一种奢望。
当时,有过留洋经历的21cake创始人姚磊见证了国外互联网产业的崛起,回国结合自己烘焙世家的专业背景,进军了互联网生日蛋糕这条赛道。
另一个选择互联网生日蛋糕的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上海经济发展的特别快,店铺的租金成本越来越高,并蚕食着烘焙实体商家的利润。
姚磊凭着超前的经营眼光,选择了一条全新的赛道——互联网生日蛋糕。
我们知道,在PC端时代,是不存在现在的用户唤醒、留存这些动作的,只有浏览网页这个单一动作,同时移动支付也不发达。
这些要素,对于一个互联网生日蛋糕品牌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
站在今天的视角来看,21cake能在那种环境活下来,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那么,21cake是怎么做的呢?21cake直接应用月饼厂的商业模型,解决资金回笼难题。
整套策略的步骤非常简单,却有非常的有效。
1.建立一个自有商城网站,主要作用就是展示商品,担当橱窗的作用,以及数据交付。
2.安排业务人员去各个企事业单位做试吃活动,获得首批种子用户,并让用户体验到贝思客的产品。
3.销售21cake的生日蛋糕卡、面包卡,类似月饼券的销售模式。
这个销售模式的好处,就是降低产品的备货压力,把生日蛋糕变成一个金融产品,获得大量的预付款现金。
4.依托蛋糕卡、面包卡的载体,主攻大客户销售版块,我们现在提的B端获客,它绝对能算先行者之一。
在经营上,21cake拥有以下特点:1.在经营类目上,21cake还涉类了烘焙系列、咖啡、冰淇淋,弥补了生日蛋糕的频率短板,包括月饼也是有常年售卖。
2.定位于高端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市面上的同类型品牌,以高端的原材料去支撑产品的高价值。
为了保证业务的复制能力,既要兼顾制作效率又要兼具食品观赏性,21cake主打方形生日蛋糕。
3.自建配送体系。
这个是当时迫于无奈的选择,在那个年代没有第三方配送,但又是正确的选择,保证了生日蛋糕到家业务的交付稳定性。
4.重视产品的颜值,无论是网页,还是推文、海报,21cake都有一种独特的人文情怀、美学观赏价值,这也是21cake能跨越周期的关键。
曾获得过联想集团超过千万的投资,用于开拓新城市以及建设中央厨房。
扩张节奏因考虑了品控问题,一直以来都比较克制且坚持直营模式,尽管经营了快16个年头,还是只有8个城市,远远落后于同类品牌的速度。
城市数量看上去不多,但是超一线城市的品牌C位,比如:北京、上海、广州三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后续可以用势能进军下沉市场。
遗憾的是,近几年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本占据人才高地上海的21cake,似乎没有太多的大动作。
在推广上非常佛系,没有迎入互联网的社交电商打法。
也许是怕破坏品牌的调性,因而才有意克制。
至于21cake的品牌走势,让我们拭目以待。
贝思客的经营模式跟21cake有点类似,特别是获取现金流的方式,几乎是异曲同工。
但是,贝思客产品的消费者评分偏低,有愧于网红蛋糕的称号。
贝思客崛起于移动端的浪潮,创始团队有很强的电商基因,受当时小米产品的启发,选择了互联网蛋糕这条赛道,早期也跟消费者一起共同打造过【互联网口碑蛋糕】。
在品牌运作方面,贝思客算是最早敢请明星代言的企业,并且请了当时的当红女星唐嫣作为代言人,空前地吸引了消费市场与资本的关注度。
后期贝思客能成功在资本市场上市,也是离不开请明星这个品牌公关动作拉动。
在渠道卡位上,贝思客选择了在一线城市开设销售网点,沿用21cake的打法【先取势能,后取规模】。
对于依赖在资本市场曝光的贝思客,将重心放在一线城市是正确的选择。
但是,贝思客看上去光明无比的背后,却为自己的发展埋下了地雷。
贝思客发展太快了,没有自己的革命根据地,并且战线拉的过长,把自己的品牌放在了多个省会城市,那是众多烘焙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容易让品牌腹背受敌。
贝思客原本有两个补救大败局的机会,但他没有这么做:1.收缩省会城市战线。
按航母型结构配置,利用单个省会城市的品牌势能蚕食周边城市,形成降维打击,并利用抱团效应降低管理成本、运营成本。
2.再建一个或者并购一个纯C端烘焙品牌。
利用现有的渠道优势、资本优势,孵化新的新消费品烘焙品牌,扩大整个品牌的营收。
贝思客的开新城市资金,大量来自于预售的蛋糕卡。
这虽然延缓了衰败,但不能改变最终的结局。
所以,前段时间爆出贝思客破产,也是在情理之中。
幸福西饼诞生于深圳,是个特殊的品牌。
在2014年之前,幸福西饼已经有40多家连锁门店,那一年也正是新餐饮元年,互联网对实体行业的冲击,加剧了餐饮行业的竞争,眼看着利润被压的越来越薄。
在这个时期,幸福西饼的创始人袁火洪先生,看中了移动端的互联网浪潮,并且发力于生日蛋糕这个细分电商类目。
依托于多年的资本积累+转型魄力+时代红利,袁火洪的转型还算比较顺利,并迅速搭建起一支新零售团队,以深圳作为样板市场,在烘焙市场攻城掠地。
资本积累:原来40多家实体连锁店的资本积累,以及股权套现的相关收益。
转型魄力:全面将重心放在线上,并且敢砸流量、品牌、产品研发等资金。
时代红利:当时正赶上外卖补贴战略,以及全国互联网生日蛋糕没有一个领导品牌。
同时,幸福西饼是获得过美团旗下龙珠资本过亿的投资,拥有充足的弹药建设后端以及持续大砸推广抢占消费者心智。
在扩张模式方面,幸福西饼选择了【快】字先行的方针,选择用【加盟授权】的形式拓展深圳区域外的市场,与加盟商共享利润收益、品牌资源。
但是,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模式也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隐患,不少新闻曝光过幸福西饼的【总部与加盟商之间的长期矛盾】。
加盟模式,虽然充满争议,但是帮助幸福西饼占据了渠道,在线下有足够多的城市网点进行生产、配送,能够让其承载更多的线上流量,降低线上推广的边际成本。
幸福西饼是为数不多能毫无顾忌使用纯线上用户增长打法的烘焙品牌,因为网点足够多,即使是在全品类的第三方平台也可以承载流量。
甚至包括幸福西饼能够请何炅、吴京、古天乐等一线明星代言,也离不开渠道优势。
为了保证线下渠道的稳定发展,幸福西饼还专门请500强企业的快销品牌负责人担任渠道总监,以示决心,以及借力于500强企业的管理经验。
幸福西饼意识到【生日蛋糕】这个品类低频的问题,也延伸了烘焙系列产品。
曾有段时间延伸过水果拼盘,可能是因为供应链的问题,后来又下线了。
目前,烘焙系列产品还单独孵化了幸福喜饼、幸福楼两个品牌,但是表现未达到预期。
即使在幸福西饼产品页面中也是放的banner位置靠后,可能是怕影响高客单价的生日蛋糕产品转换,所以没有主力去推广。
目前来看,纯线上的生日蛋糕业务,幸福西饼处于饱和期,多数网点已经覆盖。
因而,这两年,幸福西饼又把重心放在了线下店战场,并扬言要开一千家店。
回归线下店并不是一种退步,而是一种战略升级。
1.幸福西饼的线下店走的是新零售模式,对标是类似奈雪的茶这种茶饮烘焙店,扩大原本的赛道。
2.通过开设线下店,可以降低广告支出,用烘焙系列的高频产品去完成消费者留存。
3.结合幸福西饼的强大线上运营能力,扩大传统烘焙店的半径。
4.在商业体建店,建立一线品牌的感知影响力。
关于幸福西饼这个品牌,虽然争议很大,但还是有很多思路值得学习的。
目前幸福西饼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点,就是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太少,有影响力但品牌的差异化卖点不明显。
熊猫不走蛋糕,起步于惠州,目前有18座城市的规模,后续还会再增长。
在线上营销这一块,也是在烘焙有代表力的企业,曾多次被邀请去做有赞大会的分享嘉宾。
还曾获得过IDG、头头是道的风险投资,不过这个品牌在不拿任何风投并且直营管理扩张的情况下,依托品牌力、企业运营内功,就已经开了8个城市的规模。
不同于幸福西饼,熊猫不走蛋糕选择了一条难而正确的道路,做出了诸多难而正确的决定。
各位看官请看:1.坚持直营管理。
为了保证执行力、品控等诸多要素,熊猫不走蛋糕的人员坚持自己培养,自己培养管理人才。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熊猫放弃了速度。
2.聚焦于生日蛋糕的品类。
熊猫的商城只有生日蛋糕,找不出第二种商品,连烘焙系列也没有延展。
短期来看牺牲了营业额,长期来看,能够强化在生日蛋糕这个品类的心智,提高所覆盖区域的心智占有率。
3.经营模式创新。
创新推出了“熊猫人上门跳舞”的特色服务,打造熊猫配送员的形象作为视觉锤,并且不断地创新生日场景的互动玩法。
4.精耕覆盖区域的本地流量。
在大家迷恋于流量快速增长的今天,熊猫坚持“扎硬寨,打呆仗”,用车轮战的地推方式不断地精耕本地流量。
同时,应用货架思维布局公众号矩阵,大家抱怨公众号红利已过的今天,逆势增长。
在组织不断壮大的同时,也邀请了来自阿里系的前大区政委欧德张加入团队,为整个团队的战斗力赋能。
在扩张节奏上,熊猫看上去很快,实际上还是较为克制,网点拓展也是策略性较强。
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抢占山头高地的结合式打法。
比如,广东省内的区域坚持一线到三线覆盖,稳品牌力和打磨下沉市场模型。
省外区域坚持先开设省会城市,抢占品牌的势能高低,再逐步蚕食周边区域。
同时,因为经营的城市覆盖不同的发展阶段,熊猫不走蛋糕可以应用孙正义的时光机理论,实现对各区域地头蛇品牌的借力打力。
在线上运营这一块,熊猫组建了自己的策划、设计、增长、运营、售后客服团队,去承载日益增长的流量。
同时,对各职能部门,都有相应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最后说一下,对于熊猫不走蛋糕的商业模式,不是单纯地熊猫人跳舞那么简单。
背后支撑运作的复杂体系,才是熊猫不走蛋糕的核心竞争力。
本次关于互联网蛋糕品牌的解读,就分享到这里了,感谢您的阅读~若有更多好玩的想法,欢迎一起交流~
分享好友
手机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