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连中三元是古代科举的说法.古代想要参加科举就必须经过3场考试:乡试 会试 殿试.乡试是最低级的. 一般每个读书人都能参加. 如果考中了就叫"举人" "举人"中的靠前叫"解元"所有举人可以去当时的首都参加会试,只有举人能参加. 考中了就叫"贡生" "贡生"中的靠前叫"会元"所有的贡生又可以当着的面考试,叫殿试.殿试只有"贡生"能参加. 考中了就叫"进士" 靠前就叫"状元"所谓的"连中三元"就是在乡试 会试 殿试中都得靠前.Ps:这种人.很好很强大=.=~``
圆是元的谐音,圆就是0(因为0是圆的)三个圆就是三个0,因此是000
1、“连中三元”是用于形容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情况,指某个考生参加考试过程中,在乡试、会试、殿试三次考试中均考得靠前名,即接连考得“解元”、“会元”、“状元”。
2、这种说法大致出现在宋代。宋代及以后的科举考试中,读书人先在县、府参加考试,通过考试的称为“生员”,俗称“秀才”。考得“秀才”之后,才算获得了参加正式考试的资格。接下来,首先是参加每三年一次由省府主持举行的“乡试”,又称“秋闱”。此考连考3场,每场3天。乡试考中,称为“举人”。“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中举者正式跨入士大夫阶层。清代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段说的便是乡试中举的情形。在“乡试”以靠前名的成绩考中“举人”,则称为解元。
3、通过乡试的举人,次年三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会试由礼部在贡院举行,也称“春闱”,同样是连考3场,每场3天,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贡士靠前名称“会元”。贡士”可以参加接下来的四月份的“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级,由皇帝亲自主持和出题,并定出名次,靠前名称为状元。自古言:“文不称靠前,武不称第二。”客观地说,要在文科考试中做到“连中三元”,确实相当难。据史料记载,历代数下来,总共出现过17次“连中三元”的情形,另外还有2次武科举的“连中三元”。
喜中三元说的就是在中国古代的学习参加科举连续获得了解元,会元,状元,这也是中国古代学习获得的最高的荣誉,并没有多少人可以连中三元,整个几千年历史加起来也不会超过100人,可见连中三元的人都是中国古代的真正的学霸,神奇之人。
喜中三元是,从前科举取仕,乡试靠前名称“解元”;会试靠前名称“会元”;殿试靠前名称“状元”。连取三个靠前名称“连中三元”。画面上以童子夺盔喻为“夺魁”;还有一只鸣唱的喜鹊登在三个连结在一起的圆形果子上,以取“喜报三元”之音义,体现生子成才的美好愿望。
这是对参加科举的人的吉利赠言或贺词 。通俗一点讲,就是说中签的人学业有成,步步高升之意。
中字猜三个数字写为100
汇票金额为外币的,按照付款日的市场汇价,以人民币支付。汇票当事人对汇票支付的货币种类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付款人依法足额付款后,全体汇票债务人的责任解除。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
中字猜三个数字所指数字分别就是1、3和100,之所以这样去猜想,是因为有以下的原因,这里的中是一语中的、连中三元和百发百中的中,一、三和百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别就是1、3和100,所以,综合以上的原因,中字猜三个数字所指数字分别就是1、3和100。
中了中了。猜三个数字——答案:418。
连中三元的三元是指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
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宋代的科举制度,有乡试、会试、殿试,而在这三场考试中夺魁的人分别被称为解元、会元和状元。对一般读书人来说,哪怕考中一个解元都够吹嘘一辈子了,但在宋代仁宗年间,出现过这么一个人,不仅考中了状元,更是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所谓“三元及第”很好理解,就是解元、会元、状元三个名头都被一个人所夺得,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根据统计,历史上自有科举制度以来,获得“三元及第”的一共只有15人,可见这个名头的含金量之高。
中了三个状元叫三元及第或连中三元,指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拿到靠前名
乡试是由各省在省城主持的考试,考中的称为“举人”,靠前名称为“解元”。会试由礼部在京城主持,考中的称为“贡生”,靠前名称为“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中的称为“进士”,靠前名称为“状元”,也称“殿元”。
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获得靠前名,自然是“连中三元”了。
连中三元的将军。比喻才华出众。
三元,科举名词。明代科举制度中童生参加县试、府试、院试,凡名列靠前者,称为案首。一人连得三案首为小三元。连得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者为大三元。
连中三元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读书人的最高荣誉。文臣之中有14人大三元及第,他们分别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岩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宗哲;明朝的黄观、商辂以及清朝的钱棨、陈继昌。其中黄观和钱棨是六元及第,黄观连中六元。
科举制度,分三级考试,中试者的靠前名分别给以“解元”、“会元”、“状元”的头街,如应试举子在三级考试中,连取三个靠前名,即所谓“连中三元”,这在封建社会是无上的荣宠。 连中三元的意思是一个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用荔枝、桂圆和核桃各三枚表现,因这三种果实都为圆形,取其“圆”与“元”同音;亦有的用弓箭射准三个铜钱或三个元宝表示。寓意“连中三元”。 以清代为例,科举考试全过程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这后叫秀才,靠前名叫案首。正式较高级别的考试叫做乡试,在省城进行,赴考人是各地的秀才,考中之后称举人,靠前名是“解元”;再高一级是会试,在礼部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生,靠前名是“会元”;殿试则在皇上的金銮殿举行,皇帝亲自主持赴考者是贡生,考中之后称进士,此殿试的靠前名为“状元”。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有17人能够连中三元,他们是: 唐朝的张又新、准元翰; 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 金朝的孟宋献; 元朝的王崇哲; 明朝的黄观、商辂; 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 此外,历史上也出过两位“武三元”。 其一是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颇有直道君子之风。 其二是清朝顺治年间,也是浙江人王玉璧,连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靠前,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元”。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释卷,文笔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誉。
部分连中三元者简介
钱棨 (1743年—1799年),字湘(舟令),一字振威,号湘舲,清朝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以乡试靠前中解元。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京参加会考,连续摘下会元和状元,连中三元,是明代正统十年(1445年)乙丑科商辂连中“三元”,到钱棨连中“三元”已相距336年,乃清代靠前人,乾隆皇帝亲自作《御制三元诗》以示庆贺。 钱棨曾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兼任太子师傅,在上书房行走,后为云南学政、云南乡考官,官及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嘉庆四年(1799年)卒于云南任上,葬于吴县胥口香山。
戴衢亨 乾隆四十三年(1778)戊戌殿试一甲一名,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选任文衡,累主江南、湖南乡试。嘉庆初年,凡大典须撰拟文字,皆出自其手。 嘉庆十年(1805)起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从政谨饬清慎,颇有远见,为嘉庆时重臣。历任侍读学士、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等职,赠太子太师,谥文端。著有《震无咎斋诗稿》。善画山水 。乾隆三十六年(1771)尝作庐山瀑布图 。卒年五十七 。《毗陵画徵录、知鱼堂书画录》 。 其叔均元,字修之,乾隆进士,嘉庆时迁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授军机大臣,又拜文渊阁大学士。叔侄相继为枢相,数司文柄。戴衢亨与父亲戴第元、叔父戴均元和兄长戴心亨均显赫于朝,合称“西江四戴”。
陈继昌 中国科举史最后一位“三元”状元陈继昌,广西临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卒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由于陈继昌抱病应殿试而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声名大振。察考又得靠前,故又有“三元及第”之称。 陈继昌在翰林院修撰国史三年后,被派放外任。历任陕西、甘肃、顺天等乡试典试官。道光六年(1826)任会试同考官。道光十年后,历任山东兖州知府、直隶保定知府、通水河道巡察、江西按察使等职。曾任山西、直隶、甘肃、江宁布政使。道光二十三年,进京受道光帝嘉勉。道光二十五年,官至江苏巡抚。一年后,因病辞官,回归故里。卧病三年,病故于家中。 陈继昌多任外放官,所到之处,他办事公正廉明。做了许多兴利除弊、促教兴文的事情。尤以兴修水利,深得民心。 陈继昌善书法,有书法大家风范。能诗文,著有《如话斋诗存》。另有文《殿试策》。
黄观 在明代的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六次靠前,后人用“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来称赞他创造科举考试史上的奇迹,可是在明代的登科录中,却没有他的名字。因为在“靖难之变”中,黄观保持了忠臣的名节,为“君臣大义”的传统观念而牺牲了自我。早在朱棣起兵之初,黄观在其起草的讨伐文告中,就痛斥朱棣的所为,揭露朱棣的篡位野心。建文四年,朱棣的军队南下,京城危机,黄观奉旨离开南京,去安庆一带招兵。结果,在他返京的路上,朱棣的大军攻破了南京。黄观悲壮地为建文帝殉难了,但朱棣却仍不放过他,愤恨之余,叫人扎了草人,带上黄观的帽子,放到街上斩首示众。更残忍的是朱棣下令屠杀黄氏家族所有的男丁,历史记载,仅有黄观的弟弟黄觏留下一子,幸运地躲过一劫。怒气未消的朱棣还命人删改了登科录,把黄观的名字划掉,妄图抹杀他辉煌的历史。
王曾 是北宋名臣,相传其父见破旧经籍,必加整修,片言只字,不敢丢弃。一晚,孔子托梦给他:“你如此敬惜我的书,我让曾参投胎做你的儿子”。未几,夫人果有身孕,生下一儿,因取名为曾。二十出头的王曾在乡贡考试中名列靠前,即所谓“解元”。此后,被推荐进京,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再居榜首,称之为“会元”。接下来,还有一扬由宋真宗亲自出题的殿试,题为《有教无类赋》。王曾交卷后,其中有“神龙异禀,犹嗜欲之可求;织草何知,尚薰莸而相假”等警句,甚得皇帝激赏,擢为靠前名,这样,青年王曾便成为宋朝开国以来靠前个集解元、会元、状元于一身的“三元”,攀登到了科考金字塔的塔尖上。 捷报传回王曾的故乡,官民俱引为千载难逢的荣耀。青州知州特地去他的故里,给挂上“三元坊”的金匾。好事者则绘以桂圆、荔枝、核桃各三枚合成的纹图,取圆谐“元”,而寓三数,意为“连中三元”。
张又新 (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孔昭,深州陆泽人,张荐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初应“宏辞”靠前,又为京兆解头,元和九年,(公元八一四年)状元及第,时号为张三头。应辟为广陵从事。历左右补阙。谄事宰相李逢吉,名在“八关十六子”之目。逢吉领山南节度,表为司马。逢吉败,坐贬江州刺史。后附李训,迁刑部郎中。训死,复贬申州刺史。终左司郎。初,又新志在得美妻,后娶杨虔州女,有德无才,殊怏怏。后过淮南李绅,筵上得一歌姬,与之偕老。又新嗜茶,著有煎茶水记一卷,及诗文等,《唐才子传》并行于世。 宋庠 (996~1066),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生于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后徙开封之雍丘。宋庠是乡试,会试、殿试都是靠前的三元状元。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甲子科状元。初仕擢大理评事,通判襄州,召直史馆,历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后被刘太后看中,破格升为太子中允,再迁为左正言。太后病逝,宋庠为知制诰。曾上疏建议科举应文武分试,被采纳,不久,知审刑院,当时,密州一霸王澥私自造酒,并杀人灭口,宋庠不顾当朝宰相陈尧佐说情,异常是坚决地判王澥死刑,大快民心。又迁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为仁宗亲信。宝元中(1038-1040),宋庠为右谏议大夫任参知政事,为相儒雅,遇事是非分明,因与宰相吕夷简不各,被排挤,加之弹劾范仲淹,被贬知扬州。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舆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范仲淹变*失败,召回任枢密使,皇佑元年(1049),拜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久居相位,终无建树。舆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几经迁徙,鬓染秋霜,被仁宗封为莒国公。英宗即位,改知亳州,宋庠请求告老还乡,不准,改封郑国公,最后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朝廷追赠太尉兼侍中,谧元献,帝撰其碑曰:“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曾校定《国语》,撰《补音》三卷,又辑《纪年通谱》,区别正闰,为十二卷。另有《掖垣从志》,三卷,《尊号录》一卷,《别集》四十卷。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为《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孙何 〔公元九六一年至一〇〇四年〕字汉公,蔡州汝阳人。生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卒于真宗景德元年,年四十四岁。十岁识音韵,十五能属文。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与丁谓齐名友善,号为“孙、丁。”王禹偁尤雅重之。尝作两晋名臣赞,宋诗二十篇等,闻于时。淳化三年(公元九九二年),举进士甲科。起家将作监丞,通判陈州。累迁两浙转运使。景德初,判太常礼院,命知制诰。以疾,卒于官。何著有文集四十卷,驳史通十馀篇,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孙何,北宋大臣,荆门人,是荆门知军孙镛的长子。与其弟孙仅、孙侑合称“荆门三凤”。
1、崔元翰(729-795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定州)人。名鹏,字以行。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礼部侍郎于邵。试题《白云起封中赋》等。崔元翰是中国靠前个“连中三元”的人,《全唐诗》存其诗七首。
2、武翊黄,字坤舆,官大理卿。府选为解头,及第为状头,宏词为敕头,时号武氏三头,生卒不详。唐官方正史记录其人其事甚少,吾在这里为其扶位正名。
3、张又新,字孔昭,工部侍郎张荐之子,深州陆泽(河北深县)人,元和九年(814年) 状元及第。生卒不详,流传诗作17首,所撰《煎茶水记》一卷,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4、孙何(961-1004年),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人,字汉公。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壬辰科状元。英年早逝。著有《驳史通》十余篇,文集四十卷传世。
5、王曾(978-1038年),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字孝先,谥号文正。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壬寅科状元。官至宰相,为宋仁宗时名相,智除丁谓,政绩卓著,著有《王文正公笔录》传世。
扩展资料
以清代为例:
1、旧时科举考试全过程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
2、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之后叫秀才,靠前名叫案首。正式较高级别的考试叫做乡试,每三年一次在省城进行,赴考人是各地的秀才,考中之后称举人,靠前名是“解元”,第二至十名称“亚元”。
3、再高一级是会试,在礼部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士,靠前名是“会元”,第二至五名是“经元”;殿试则在紫禁城的保和殿举行,皇帝亲自主持,赴考者是贡士,考中之后称进士,此殿试的靠前名为“状元”。
感谢提问。
我国古代连中三元的人有15位,他们分别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宗哲;明朝的黄观、商辂;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
古代自隋朝开始设立了科举制度,打破了世家门阀把控官场的制度,使得寒门子弟可以鱼跃龙门,获得一个好的出身。
三元是指科举制度乡试、会试、殿试的靠前名解元、会元、状元。而连中三元则是在乡试、会试、殿试中接连取得靠前名,这是一个名符其实的高难度动作,自科举制度问世直到清王朝灭亡,也才只有15个。而能做到这一步的无一不是人才中的人才,对儒家文化的理解以及自身的修养都到了一个好高深的层次。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的黄观,黄观本应该是明朝靠前位连中三元者,但是最后却不被认可,这是为什么呢?
黄观是洪武二十四年参加的殿试,朱元璋赏识他,点他为头名状元。朱棣靖难时,南京城被攻下,黄观为了表示对建文帝的忠心,以及不屈身事贼,投河自尽。朱棣对此非常生气,抹去了他的状元身份,也因此商辂成了明朝唯一的一个连中三元者,然而公道自在人心,是非对错,显而易见。
看到前面两个答案已经回答的比较圆满了。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被忽略的非常重要的连中三元者不得不提。他是一个"纯粹的人,真正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此人就是明朝的黄观。
黄观(1364~1402),字澜伯,又字尚宾,早年从许姓,明洪武二十九年恢复黄姓。池州府贵池县清江金墩人。明代靠前个连中三元者(另一人为商辂)。洪武二十三年(1390),黄观以贡生入太学。同年八月,在南京应乡试,中解元。 洪武二十四年(1391)三月,黄观应会试,中会元。是年四月,黄观复参加由明太祖朱元璋主考的殿试。他在策论中极力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无扰,边境无虞”。从而深得朱元璋的赏识,取殿试一甲靠前名(状元)。是明朝历史上靠前位“连中三元”者。然而,这样一个在学业上达到顶峰的人,却在的动荡之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在北平起兵造反(当时用的口号是"靖难")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大军直逼南京。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降,南京城陷,宫中火起,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而此时的黃观正在外募兵勤王。当他得知朱棣己攻入京城即皇帝位, 建文帝已死(其实是失踪)的消息时,他正在长江的一条船上。他对人说,我的妻子是个贞洁的人,现在想必已经死了(事实上他的妻子确实投水而亡了)。 自己也整理衣贯,向南叩拜之后投水而亡。当心胸狭窄的朱棣得知黄观宁死不降个消息之后。余怒未消,将黄观的名字从登科录上划掉,并诛其九族,亲朋好友连同学生遭到监禁,受此事诛连者达几百人之多。直到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黄观终得昭雪,补谥“文贞”。
这样一个宁死也不辱自己家国情怀的读书人,是值得我们牢记的。
严州府连中三元的是商辂(1414~1486),严州府淳安县里商乡里商村人,字弘载,号素庵,卒谥文毅,明朝著名家。
皇上亲定出前三名,也就是大家说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三次考试都是靠前名的,叫“连中三元”,漫漫历史长河只有少数几人(印象中不到十人)有此功名。
唐伯虎本来已经中了两个靠前,以他的才华有机会“连中三元”,可惜在京城的会试当中,因卷入舞弊案而被取消考试资格,从此与状元无缘,潦倒一生。
三元是探花,榜眼,状元。唐伯虎全部考上,所以也叫唐解元。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共有17人三元及第,他们是文科14位: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岩叟 、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宗哲;明朝的黄观、商辂;清朝的钱檠、陈继昌。此外,历史上也出过三位“武三元”。其一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尹凤,连中武科三元,官拜参将,辅俞大猷在福建、浙江沿海的抗倭战争中屡建战功。今存南京“三元巷”以示纪念。其二是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颇有直道君子之风。其三是清朝顺治年间,也是浙江人王玉璧,连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靠前,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元”。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释卷,文笔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誉。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靠前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靠前名,称“连中三元”。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十八:“论他的志气,便象冯京商辂连中三元,也只算他便袋里东西,真个是足蹑风云,气冲斗牛。”
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共有17人连中三元,也就是三元及第,他们分为是文科和武科两个类别。文科的15位分别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宗哲;明朝的黄观、商辂;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此外,历史上也出过3位“武三元”。靠前位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尹凤,连中武科三元,官拜参将,辅于大逑在福建、浙江沿海的抗倭战争中屡建战功。如今的南京“三元巷”就是用来纪念他的。第二位是明朝万历年间的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第三位是清朝顺治年间的浙江人王玉璧,连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靠前,号称“神射手”,故人们称赞他为“武四元”。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释卷,文笔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誉。
连中三元靠前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以清代为例,旧时科举考试全过程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这后叫秀才,靠前名叫案首。正式较高级别的考试叫做乡试,在省城进行,赴考人是各地的秀才,考中之后称举人,靠前名是“解元”;再高一级是会度,在礼部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生,靠前名是“会元”;殿试则在皇上的金銮殿举行,皇帝亲自主持赴考者是贡生,此殿试的靠前名为“状元”。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有17人能够连中三元,他们是: 唐朝的张又新、准元翰; 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 金朝的孟宋献; 元朝的王崇哲; 明朝的黄观、商辂; 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 此外,历史上也出过两位“武三元”。 其一是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 颇有直道君子之风。 其二是清朝顺治年间,也是浙江人王玉璧,连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靠前,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元”。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释卷,文笔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誉。 王曾是北宋名臣,相传其父见破旧经籍,必加整修,片言只字,不敢丢弃。一晚,孔子托梦给他:“你如此敬惜我的书,我让曾参投胎做你的儿子”。未几,夫人果有身孕,生下一儿,因取名为曾。二十出头的王曾在乡贡考试中名列靠前,即所谓“解元”。此后,被推荐进京,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再居榜首,称之为“会元”。接下来,还有一扬由宋真宗亲自出题的殿试,题为《有教无类赋》。王曾交卷后,其中有“神龙异禀,犹嗜欲之可求;织草何知,尚薰莸而相假”等警句,甚得皇帝激赏,擢为靠前名,这样,青年王曾便成为宋朝开国以来靠前个集解元、会元、状元于一身的“三元”,攀登到了科考金字塔的塔尖上。 捷报传回王曾的故乡,官民俱引为千载难逢的荣耀。青州知州特地去他的故里,给挂上“三元坊”的金匾。好事者则绘以桂圆、荔枝、核桃各三枚合成的纹图,取圆谐“元”,而寓三数,意为“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的意思是一个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传统寓意纹样。用荔枝、桂圆和核桃各三枚表现,因这三种果实都为圆形,取其“圆”与“元”同音;亦有的用弓箭射准三个辟铜钱或三个元宝米表示。寓意“连中三元”。清代科举制度,分三级考试,中试者的靠前名分别给以“解元”、“会元”、“状元”的头街,如应试举子在三级考试中,连取三个靠前名,即所谓“连中三元”,这在封建社会是无上的荣宠
古代科场的最高荣誉是“独占三元”,即一个人得了三个靠前名:乡试靠前解元,会试靠前会元,殿试靠前状元。
历史上其中有一位清初的王玉不止是三元,而是独占“四元”。他本来是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浙江武乡试的解元。入清以后,又参加新王朝的武举,获顺治八年(1651武乡试解元,接着顺治九年武会试会元,殿试又得状元,是名符其实的“连捷三元”。王玉体貌伟岸,武力绝伦,甚得顺治赏识,曾任天津镇总兵等职。
三元及第和连中三元再区别就在一个连字(其意是连续不间断)
三元及第是乡试会试殿试都得了靠前名,但是不是连续三次考试。(即中间有间断)
连中三元是指连续三次考试都是靠前名。(即秀才参加的乡试,录取后叫举人,靠前名叫解元。举人参加的会试,录取后叫贡士,靠前名叫会员。贡士参加的殿试,录取后叫进士,靠前甲中靠前名叫状元)
“三元及第”和“连中三元”都是一回事。通常在乡试、会试、殿试均取得靠前名的,也就是连续考取解元、会元、状元,被称为“三元及第”,也称“连中三元”。
连中三元靠前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分享好友
手机浏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