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扣爆料
折扣好货实时更新
喝茶的人都知道,盖碗是如今最主流的泡茶分茶用具,几乎能跟紫砂壶平分秋色、分庭抗礼。
而且不同于紫砂壶拥有独特的气孔结构,既能吸附杂味也会吸附茶香,只适合冲泡一些高香茶。盖碗在泡茶上没有任何限制,几乎市面上所有茶叶都可以冲泡,有“万能茶具”之称。
但你能想象,如此万能的泡茶用具,在并不遥远的从前其实是作为茶杯使用的吗?
华妃友情示范:早期的盖碗仅供个人使用,是集冲泡与饮用二合一的多功能茶具,在清朝最为盛行
从个人使用的茶器到众人分茶的冲泡工具,盖碗的功能演变是怎么实现的?
要弄清这个问题,还得从盖碗的发展历史说起。
天地人集合
我们熟悉的盖碗由三部分组成,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其中盖为天、碗为人、托为地,暗合天地人之意,也称为“三才碗”。
蓝地描金盖碗 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
三才碗最初只有一个光秃秃的“人”——也就是最普通的茶碗,随着饮茶方式的逐步转变,另外两“才”才先后加入队伍。
首先入列的是“地”——盏托。
盏托即放置茶盏的承托物,与盏配套使用,也叫作茶托、茶船等。始见于东晋,南北朝开始流行,到了宋代,几乎成了茶盏的固定附件,汝窑、定窑、钧窑、景德镇窑等窑均有烧制。
定窑白釉盏托 宋 故宫博物院藏
官窑青釉盏托 宋 故宫博物院藏
盏托的出现与兴盛,跟当时盛行的饮茶方式息息相关。
唐代之前的煮茶法和唐代盛行的煎茶法属于同源,都是要把茶置于明火上煮好,之后进行“分茶”。
这样煮出来的茶汤,想也知道温度有多高,为了防止端茶碗的时候被烫伤,人们遂给茶碗加上了防烫的盏托。
《萧翼赚兰亭图》 南宋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流行的点茶虽然不用再煮了,但点茶之前要将茶盏进行预热,专业术语叫做燲(xié)盏,同样会烫手,盏托依然不可缺少。
而且由于点茶是直接在茶盏中进行,盏托除了防烫之外还能固定茶盏,防止击拂的时候茶盏倾倒、茶汤溢出。
宋徽宗《文会图》中的盏托
“天”的出现,则要到明代朱元璋发起饮茶变革之后。
煎茶也好、点茶也好,都属于团茶,需要将茶叶压制成团,用的时候再碾碎成末,费工费力又费钱,穷苦人家出身的朱元璋十分看不上。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散茶。自此点茶法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直接用沸水冲泡的泡茶法。
既然只需冲泡,那用壶还是碗区别不搭,一些比较偷懒的人,干脆直接用茶瓯冲泡。为了保持茶汤温度,又给茶瓯加上了盖子——盖碗就此诞生。
剔红花卉纹盖碗 明永乐 故宫博物院藏
为了便于存茶,盖碗一般较普通碗更深,但明代初期的盖碗是没有底托的。
大概在晚明或者清初,防烫的盏托加入盖碗组合,天人地三才最终聚齐。到清代中期,三才碗已经成了官宦门第的标配,社会各阶层纷纷效仿。
银錾花带托盖碗 清 故宫博物院藏
掐丝珐琅带托盖碗 清 故宫博物院藏
画珐琅丹凤纹盖碗 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
《红楼梦图册》 清 孙温
盖碗喝茶不香吗?
大概在民国时期,盖碗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从泡茶、喝茶二合一,变成了泡茶专用器具。
盖碗虽然非常有文化内涵,但缺点也很明显:容量小,饮茶过程中需要不停续水,人少还好说,人多的时候频繁添水换茶场面就会非常混乱。
于是,人们参照欧洲流行的马克杯造型,把盖碗加以改造,制造出后来在会议场合经常见到的“中山杯”。
粉彩英国皮匠图马克杯 清 大英博物馆藏
七十年代流行的胜利杯
从此,盖碗直接喝茶的功能基本退出了历史舞台,泡茶分茶的功能独领风骚。
较之茶壶,盖碗泡茶的好处显而易见:
“1
敞口设计,投放茶叶方便,泡完茶之后要清洗茶盅也简单,尤其是乌龙一类的大叶茶渣,从壶里清出来要麻烦得多。
“2
好茶不怕烫但怕闷,盖碗的开合大小可以人为控制,出汤速度可调,不至于把叶子闷熟。
“3
利于闻香辨茶、观察叶底。
连鲁迅先生也对盖碗不吝夸赞,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当然,由于功能的变化,如今的盖碗较之以前在形态上也有了细微区别:
比如说为了便于出汤,茶碗外缘由直口变为撇口,且撇口日渐增大;
盖碗形制对比
墨彩籁瓜纹盖碗 清同治 故宫博物院藏
如今流行的盖碗
再比如,碗托的承口近乎消失,变成很浅的碟子。如果仔细推敲,这个碟子基本失去了过去的隔热功能,仅余装饰性,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