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扣爆料
折扣好货实时更新
2021年下半年开始,新消费领域的投融资数量和数额都有明显减少,大批新消费企业融资遇阻。公开信息显示,二级市场上,完美日记、奈雪的茶等新消费品牌上市后表现一落千丈。
新消费“脱水”后,还会有哪些投资机会?2022年伊始,不少投融资机构做出预测:功能性护肤品依然是值得关注和入手的好赛道。甚至有行业专家透露,当下正是抄底功能性护肤品的好时机。
哪些功能性护肤品值得关注?
伴随2022年化妆品监管新法规元年的到来,中国化妆品行业正式迈入功效评价时代。《科技赋能下功能性护肤品趋势洞察报告》预测,“到2023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占整体护肤品市场的22.9%,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发展潜力大。”
这条赛道上,贝泰妮(300957)、华熙生物(688363)、珀莱雅(603605)、上海家化(600315)等,依然是A股市场上价值投资者看好的行业标的,市值长期处于大几百亿梯队。
贝泰妮:去年3月25日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以植物萃取科技见长。其主品牌薇诺娜专注于敏感肌肤,以皮肤学理论为基础,结合生物学、植物学等多学科技术,持续进行产品创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其市场占有率甚至一度超过了知名的国外药妆品牌雅漾、理肤泉;目前也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
据悉,贝泰妮先后在昆明、上海建立了研发中心,并持续完善研发中心各模块功能并升级为贝泰妮研究院,成立特色植物研发中心,功效性护肤品研发中心以及医疗器械研发中心。拥有研发团队逾百人,涵盖基础研究、产品和原料评估、消费者调研、工艺技术研究、配方研发以及整合创新等多个学科研究部门。2021前三季度,贝泰妮研发费用0.68亿。依托硬核研发实力,贝泰妮还还打造了专注于专业婴幼儿护理的“WINONA Baby”品牌,拥有国内首家0-12岁临床测试数据支持。
华熙生物:科创板明星企业,是拥有20多年积淀的生物科技和生物活性材料公司,业务包括以生物活性材料为核心延伸的原料、医疗终端、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四大板块。从以玻尿酸起家,做到全球最大玻尿酸企业并为众多国际化妆品大牌提供原料,到现在华熙生物还研究拓展出γ-氨基丁酸(GABA)、依克多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并以生物活性材料为基础对医疗和消费终端不断进行市场转化,已经打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全产业链生态。
2012年华熙生物打破国外品牌垄断,上市了推荐国产的玻尿酸医美填充产品“润百颜”。2017年底华熙生物启动C端战略,以制药思维和工艺全面开发功能性护肤品,目前已经形成专研玻尿酸的润百颜、聚焦“冻龄·抗初老”的夸迪、专研敏感肌的米蓓尔、定位“活性成分管控大师”的Bio-MESO肌活四大核心品牌鼎立的良好局势,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持续3年110%的增长,2021仅仅上半年达到12亿元的收入,同比上升197.55%
据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在2021年APEC工商中国论坛上的讲述,华熙生物是基于“科学→技术→产品→品牌”的底层逻辑,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创新,再到产品多样化以及品牌布局,核心动力取决于企业二十多年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储备。其目前还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中试转化平台,在与国内外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时,能有效提高创新效率和快速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华熙生物2021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研发费用投入共计1.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1.18%,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
珀莱雅:专注化妆品行业十八年,旗下拥有“珀莱雅”、“彩棠”、“ 悦芙媞”、“科瑞肤”等十余个品牌,其中主品牌珀莱雅为业务支柱,2021年前三季度占其总营收的8成以上。
2020年珀莱雅正式展开大单品策略,精准定位平价、中高端消费人群,成功开拓了有抗初老、抗皱等护肤需求的消费人群,同时,全面升级产品线,形成大单品及系列矩阵,提升品牌档次。目前,红宝石精华、双抗精华、双抗小夜灯眼霜等明星大单品不断出圈,已成为珀莱雅的新“引擎”。
2017年珀莱雅转变为“科技护肤”理念,强调成分、科技的抗衰路线。珀莱雅通过自主研发为主、产学研相结合为辅的研发模式,与全球领先的研发机构合作出新成分,全方位提升研发实力。据悉,其2020年研发支出0.7 亿元。
上海家化:中国化妆品中的“老大哥”。2021年以来上海家化对旗下的品牌矩阵进行梳理,十个护肤类品牌,如佰草集、双妹、玉泽等;还有个人护理类、母婴类等。值得强调的是,已在国内功能性护肤品市场打出一定知名度的玉泽,于2009年创立,是由上海家化与瑞金医院皮肤科权威专家联合推出的医学护肤品牌,也是国内推荐化妆品公司和医院联合研制的品牌。玉泽,专注于皮肤屏障自修护,致力于从根源上解决皮肤屏障受损引起多种肌肤问题。
这几年上海家化也在不断加码研发创新。今年6月上海家化还与全球最大化工企业之一的巴斯夫签订《科技创新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建立长期创新合作关系,加快产品的研发与创新。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家化研发投入1.4 亿元左右,研发费率约2%。
1月17日晚,上海家化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公司2021年度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6.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约2.25亿元,同比增加约52%。业绩预报发布后,1月18日早盘,上海家化开盘涨停。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资本投不动新消费”,“资本放弃彩妆了”“资本不看美妆了”类似的声音不绝于耳。而业内人士表示,现在这一波新消费遇冷,还谈不上太冷,只是因为估值太高,投资人算不过来账了,冷静一阵,估值降低了,投资人还会回来。而回来投资的标的,必然是选择行业头部,并且具备长期盈利增长的基因。当下已经有消息流出,一些证券机构已经对贝泰妮、华熙生物等头部企业展开新一轮调研,筹划抄底。
国际护肤品大牌跌落神坛
另外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国际大牌在中国市场上屡屡翻车、走势疲软。
据了解,去年上海市场监管局的处罚公告中,许多国际大牌都榜上有名。百家好、CK、乔治·阿玛尼、迪奥等知名品牌,因为“生产、销售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而被处以数十万乃至数百万不等的罚款。6月,雅诗兰黛(上海)因为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被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40万元罚款。而更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去年双十一期间欧莱雅因预售价差问题不仅遭到两大头部主播的暂停合作,也极大程度上伤害了60万中国消费者的心。
曾几何时,欧莱雅、兰蔻、雅诗兰黛等国际品牌“占据”着中国消费者的化妆台。现如今,当下的许多年轻人并不再盲目迷信这些国际大牌。
数据来源:《公众国外品牌消费行为调查报告》
消费者的态度正在发生改变。据《公众国外品牌消费行为调查报告》:六成人知道国外品牌存在“中外双标”的现象,超四成人明确表示遇到就坚决抵制,七成人表示会增加国货消费比例,半数人希望外企打破惯性思维与傲慢、尽快统一内外标准。
数据来源:《公众国外品牌消费行为调查报告》
而在关于“平时购物更喜欢国货还是洋货”的调查中,约七成受访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国内品牌,仅两成倾向于购买国外品牌。且在价格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有六成半受访者表示会优先选择国内品牌。问及原因,支持国货的受访者中,63.47%的人认为国货质量不比国外差。
近年来,伴随消费升级、国潮高涨,国内功能性护肤品则呈现出强势崛起的态势。在基础研究、技术工艺、产品品质等各方面,国货化妆品品牌已经与国际大牌企业不相上下,并进一步占据中国消费者心智。2021年双十一期间,聚美丽联合解数咨询推出的“天猫美妆类目TOP30”品牌排名中,贝泰妮旗下薇诺娜、珀莱雅、自然堂、华熙生物旗下夸迪、上海家化旗下玉泽等国货品牌,均榜上有名。
敢于国际大牌分庭抗礼,国货护肤品这种积极的消费状态,也给了资本市场巨大的机会和信心。
券商人士表示,切中趋势、想象空间大、成长快是投资的几个重要考量点,功能性护肤品恰恰符合这几点,构建起强势估值逻辑。短期来看,护肤品企业的股价受宏观环境、行业政策、多空博弈等多种因素影响;长期来看,以贝泰妮、华熙生物、珀莱雅、上海家化为代表的功能性护肤品企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